李鋆书法家官网

各种制笔方法及性能

明代万历年间,江南地区士大夫中营造园林蔚然成风,并出现了造园的名著。明人计成在《园冶》中就说:“轩盈高爽,窗户虚邻,纳千顷之汪洋,收四时之烂漫。”中国园林中的建筑物,为什么柱子那么高?为什么窗户那么大?就是为了“纳千顷之汪洋,收四时之烂漫”,也就是使游览者把外界无限时间、空间的景色都“收”、“纳”进来。厅堂大了,柱子高了,悬挂于其间的书法作品的尺寸自然也就大了。纵向高度在三米以上的煌煌巨制屡见不鲜。祝枝山的草书立轴就达到三百六十三厘米,而徐渭草书《白燕诗》立轴更是达到了四百二十一厘米。这样巨幅的书法作品,不仅在今天的普通家庭中无法悬挂,即便放到书法展厅中也是颇为震撼的。其他像王铎、米万钟、倪元璐、黄道周等,都有巨幅书作传世。

也正因为如此,各种制笔的新方法就出现了。比如提笔、斗笔、楂笔等,甚至有用茅草做成的“茅龙笔”,其主要表现为笔锋加长。硬毫笔一般都长度有限, 很难做大笔和写大字,而柔软的羊毫不仅锋颖长度可观,而且颇能蓄墨,很适合写连绵的大字,所以长锋羊毫开始被普遍使用。清代书法家梁同书就说:“笔头要长,长则灵。”(《频罗庵论书・与张芑堂论书》)笔锋长则更有弹性,有圆满之力含于内,也就是柳公权说的“圆如锥”。

而且,毫之长短与表现气势有关。用长锋羊毫写字,就像歌唱家唱歌,换气次数少,且不露痕迹,适宜表现连绵的气势。梁峨说:“用笔须笔头过长的,过短则写字无势,且不耐久。”(《评书帖》)毛笔中的长锋,更能展现毛笔柔劲之力,所以当代草书大家林散之特别喜欢用长锋羊毫,他曾多次说:“要用长锋羊毫”;“紫毫写不出刚字来,羊毫才写得出来”;“软笔才能写硬字,硬笔不能写硬字,宋四家、明清大家都用软笔”;“予曾用长锋羊毫,柔韧有弹性,杆很长, 周旋余地广,特命名为‘鹤颈’、‘长颈鹿’”,足见林散之对于长锋羊毫的偏爱。